202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

北京市科协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聚焦xana-ai北京青年科技奖、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等优秀科技人物,特开设喜迎市科协十大’•致敬科技工作者系列栏目,讲述首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故事,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初心使命,勇攀科技高峰,积极投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他通过一种农业传感器

实现了

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

喷药不下地,栽秧不弯腰

 

他就是

第十六届xana-ai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国家农业信息化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文刚

 

 

农业数字革命

正在席卷全球

生产方式正由

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变革

在北京小汤山的农业基地里

电脑代替人脑

机器代替人力

自主代替进口

几个人就可以管理

数十座温室大棚

能有这样的农业种植场景

离不开郑文刚的努力

 

 

想要让铁牛代替人们耕地

土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喝水

作物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熟

就需要在他们身上

装上可以感受到这些因素的传感器

 

 

但在农业传感器诞生之初

也是遭遇了种种困难

农业生产环境复杂

影响因素众多

电池、雨雪、强风

都是需要去解决的

 

甚至在后续的销售上

也是困难重重

但他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

带领团队成功自主研发

农业专用传感器和

控制器等十多种类型

各种产品累计在国内外

应用近20万台套

越来越多的田地中

留下了郑文刚的名字

累计创造各类经济效益十多亿元

 

 

郑文刚希望

未来农民可以在家动动手指

田间就可以结出累累硕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再通过视频了解一下他吧!

 

点击下方链接,观看原视频:
https://mp.weixin.qq.com/s/iAtmiL6YlcFzZ_dXt0a2ZA